系统运维

可以免费试用的十大自动化威胁建模工具

时间:2010-12-5 17:23:32  作者:网络安全   来源:数据库  查看:  评论:0
内容摘要:威胁建模是指识别并评估如何管理应用系统中安全弱点的过程,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速地发现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的安全隐患,更清楚地了解安全建设需求,从而更有效地建立安全防御体系。在实际应用中,威胁建模的主要类型

威胁建模是可免指识别并评估如何管理应用系统中安全弱点的过程 ,可以帮助企业更快速地发现信息化系统应用过程中的费试安全隐患,更清楚地了解安全建设需求,大自动化从而更有效地建立安全防御体系。威胁在实际应用中,建模威胁建模的工具主要类型包括 :

以资产为中心的威胁模型 ,侧重于监测系统的可免不同部分或资产,然后分析资产可能面临的费试各种潜在攻击途径;以攻击者为中心的威胁模型 ,让组织可以洞察威胁/攻击者的源码下载大自动化思维模式:他们在找什么 ?他们如何在系统中找到信息并利用它 ?然后组织把这些想法与可能有关的攻击面联系起来;以软件为中心的威胁模型 ,使用设计和图表来直观呈现威胁和攻击面。威胁这是建模主流的威胁建模方法,可以更全面  、工具更清晰地洞察漏洞。可免

对于很多企业组织而言,费试传统的大自动化人工威胁建模方法可能非常有效  ,但在当前的数字化和威胁环境中 ,它们不仅耗时低效,而且缺乏扩展性 ,高防服务器这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目标的实现。因此,企业需要考虑新一代的威胁建模方法,优先使用自动化工具和大量已有的威胁信息来评估企业安全风险 ,并以可重复的方式实时进行威胁建模操作 ,从而持续监控组织的安全状况。本文收集整理了目前最受企业用户欢迎的十款自动化威胁建模工具,并对其主要特点进行了分析 。

01CAIRIS

CAIRIS是一个综合的服务器租用开源威胁建模工具,于2012年推出 。

•系统 :这款基于Web的工具可以在多种系统环境下运行,包括Ubuntu、Mac、Windows和Linux,它还可以用作Docker容器。

•特点:CAIRIS可创建详细描述潜在威胁分子的攻击者角色 ,最多可提供12个系统视图以全面呈现组织的安全风险和架构 。工具可有效识别攻击模式,并提供应对攻击的建议 。

•性能  :运行高效,源码库不过有用户反映系统在信息输入时缓慢 。

•价格  :免费使用。

传送门:https://cairis.org/

02Cisco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

Cisco Vulnerability Management(前身是Kenna.VM)使用了广泛的度量指标来评估应用程序的风险状态。

•系统 :该SaaS化威胁建模工具有两种版本:Advantage和Premier。

•特点:可检查数据以生成实时威胁情报,并从风险视角给用户操作建议。

•性能 :使用专有算法进行计算,可从超过19个威胁情报源收集数据 ,有严格的数据输入要求 ,提供多种报告。

•定价 :基于用户实际使用量订阅购买,可以免费试用。模板下载

传送门:https://www.cisco.com/site/us/en/products/security/vulnerability-management/index.html

03IriusRisk

IriusRisk是一款可以在软件系统设计阶段开展风险分析,并创建软件应用程序威胁模型的自动化建模工具。

•系统 :提供SaaS部署和本地部署模式 ,可以支持主流的系统环境。

•特点:可自动化生成数据收集问卷,并使用与Jira和Azure DevOps Services等工具关联的规则引擎生成威胁列表 。此外  ,该工具可以与微软威胁建模工具进行数据共享。

•性能:操作较简单,使用方便 ,并通过电子邮件和故障单系统提供支持。

•定价:社区版免费 ,建站模板同时提供基于许可证的企业版。

传送门 :https://www.iriusrisk.com/

04微软威胁建模工具

微软威胁建模工具是一款基于STRIDE(欺诈 、篡改 、拒绝、信息披露 、拒绝服务和提升特权)方法构建的开源版软件 。

•系统:可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环境下安装使用。

•特点  :使用DFD创建威胁模型 ,支持在Windows和微软Azure云服务下运行的系统,可根据用户需要生成定制化威胁分析报告 。

•性能 :可为企业启动威胁建模项目提供高性价比方案 ,并通过微软官网、各种用户论坛提供服务支持 。

•价格:免费 。

传送门 :https://learn.microsoft.com/en-us/azure/security/develop/threat-modeling-tool

05OWASP Threat Dragon

Threat Dragon由OWASP于2016年开发  ,是一款非常受欢迎的开源、跨平台威胁建模工具。

•系统 :基于Web的SaaS化服务提供

•特点:可自定义规则引擎中的DFD,为用户全面提供威胁列表 、建议及其他报告 。工具支持STRIDE模型和LINDDUN(关联  、识别 、不可否认、检测、数据披露 、不知情 、不合规)模型。

•性能 :易于使用 ,功能丰富 ,拥有较活跃的用户社区。

•价格 :免费。

传送门 :https://owasp.org/www-project-threat-dragon/

06SD Elements

SecurityCompass公司推出的SD Elements工具拥有多种威胁建模功能和资源,便于将威胁分析策略顺利地转换成自动化的检测流程 。

•系统:提供SaaS部署或本地部署 ,支持主流的操作系统环境 。

•特点:使用调查收集数据并识别漏洞和应对措施;拥有广泛的报告和测试功能。

•性能 :便于非专业人士上手使用,可通过官网为项目的所有阶段(从安装到培训和管理)提供支持。

•定价:简易版免费,专业版和企业版收费

传送门 :https://www.securitycompass.com/sdelements/

07Splunk Enterprise Security/ Essentials

Splunk Enterprise Security使用多种工具和资源(包括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),为企业的数字化系统架构提供基于风险的评估 。它可以从企业应用的各种维度收集性能数据 ,并进行全面分析,快速识别和呈现潜在的威胁和漏洞。在此基础上,Splunk公司还推出了免费版工具 Security Essentials ,为初级使用者提供有限的报告和建模功能。

•系统 :Splunk Enterprise Security提供SaaS或本地选项 ,免费版Security Essentials需要从Splunkbase下载 。

•特点 :工具可以提供持续的安全监控、基于风险的警报、恶意软件检测和原因分析 。该工具还可以有效映射到杀伤链(Kill Chain)和Mitre ATT&CK框架 。

•性能:具有易于使用的管理界面 ,并提供多个学习和支持服务 ,包括Splunk大学 、视频和现场培训 。

•定价  :Splunk Enterprise Security需付费订阅,Splunk Security Essentials 免费  。

传送门:https://www.splunk.com/en_us/products/enterprise-security.html和https://splunkbase.splunk.com/app/3435

08Threagile

Threagile是一款基于代码的开源威胁建模工具包 ,适用于敏捷开发环境。

•系统:以敏捷方式评估资产,使用YAML文件作为输入  ,对威胁环境进行建模。

•特点 :生成采用DFD和详细报告形式的威胁模型 。

•性能 :使用高效 ,帮助用户简化威胁建模  ,并创建了活跃用户社区。

•价格 :免费。

传送门 :https://threagile.io/

09ThreatModeler

ThreatModeler是面向DevOps的自动化威胁建模工具 ,它有三个版本:社区版、应用程序安全版和云版 。

•系统:基于Web的服务提供 ,主要为技术基础架构复杂的大型企业用户设计 。

•特点 :基于VAST(可视化、敏捷和简单威胁)模型,提供智能威胁引擎 、报告引擎和集成式工作流审批 ,同时可直接与Jira和Jenkins关联。

•性能 :功能完善,易于操作使用 ,并通过ThreatModeler提供各种支持选项 。

•定价 :社区版免费,完全版和云版按许可证收费 。

传送门  :https://threatmodeler.com/

10Tutamen Threat Model Automator

Tutamen Threat Model Automator是由Tutamantic公司开发的自动化威胁建模工具,支持软件架构和开发阶段的安全分析与监测。该公司目前仍在进一步完善该工具 。

•系统:基于云的服务提供

•特点 :可以接受现有主要应用程序(包括Visio和Excel)的信息输入模式 ,并提供各种威胁分析报告 ,便于灵活使用。

•性能:处于测试版阶段 。

•支持:提供Tutamantic技术支持。

•定价 :试用版免费 。

传送门 :https://www.tutamantic.com/

参考链接:https://www.techtarget.com/searchsecurity/tip/Top-threat-modeling-tools-plus-features-to-look-for

copyright © 2025 powered by 物联网技术前瞻  滇ICP备2023000592号-33sitemap